2006-03-30

Simple Logic: a case example of Apple Daily commentaries vs HKEJ

This follows some commentary discussion on my previous post, Li Yi on Apple Daily. You can also see my personal opinion on the Taiwan issues.

I found it impossible to follow the logic of the first essay (today's Apple Daily), and I agree 90% with the second one (Mar 6 2006 HKEJ). Both started from a premise of pro-DPP point of view. In Chinese I would say 两文相较,高下立见(the winner emerges with no ambiguity).

The problem with Essay 1:

  • What is wrong with trying to appease all sides of the voters? Isn't this what democracy is about?
  • What is wrong with MYJ's objecting to TI himself while accepting it if people choose it?
  • How do you know MYJ will 'refuse to invest in defense'? Even if so, why less defense in Taiwan will result in the strengthen (in absolute terms) of the mainland? In relative terms there may be, but Pu Tachung was implying the absoulte terms.

Essay 2 has small fault in facts, but the logic is basically coherent

  • Many HK'er are not sympathetic of TI. It is not that they do not dare to speak out. (But he is right that some are)
  • CSB's "Am I wrong" was not exactly about giving the rights back to the people. It applies to a lot of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of his 'cease to operate' order
  • Other than that, it is hard to find logical faults like Essay 1
It is Pu Tachung's head that needs to be fixed, not MYJ's. Jimmy Lai is a very smart man, but he needs to take a break, and straighten his logics to avoid the complacency.

The HKEJ columnist demonstrates what I called in "successful arguing without twisting the logic". AD HK can achieve Lai's objective without looking like a liar and expend all hard-earn credibility.

---
Essay 1
馬 英 九 訪 美 露 出 馬 腳


--------------------------------------------------------------------------------
卜 大 中   台 灣 《 蘋 果 日 報 》 總 主 筆

台 灣 民 進 黨 二 ○ ○ 八 年 總 統 大 選 最 可 怕 的 大 敵 , 就 是 馬 英 九 。 民 進 黨 打 馬 有 三 項 策 略 : 一 是 馬 的 政 績 並 不 顯 著 , 台 北 市 長 任 內 出 的 問 題 很 多 , 所 以 要 盡 量 暴 露 馬 的 無 能 。 二 是 馬 的 統 派 觀 點 , 剛 好 可 以 凝 聚 台 灣 獨 派 選 民 的 同 仇 敵 愾 之 心 , 現 在 深 綠 選 民 已 把 馬 叫 成 「 馬 桶 ( 統 ) 」 , 揚 言 要 「 掀 馬 桶 」 。 三 是 彰 顯 馬 領 導 的 國 民 黨 並 無 改 革 , 還 是 黑 金 橫 行 。




可 是 馬 的 清 廉 形 象 和 政 治 潔 癖 卻 是 打 不 倒 的 城 壘 , 相 對 於 民 進 黨 執 政 後 的 弊 案 連 連 , 馬 的 清 新 是 支 利 箭 , 剛 好 刺 穿 民 進 黨 的 盔 甲 。 最 近 馬 連 續 出 訪 英 、 美 兩 國 , 作 出 很 多 宣 示 , 無 非 是 承 認 一 中 , 但 加 上 「 一 中 就 是 一 個 中 華 民 國 」 的 尾 巴 , 以 討 好 各 方 人 士 。
民 進 黨 則 針 對 馬 的 種 種 說 法 予 以 反 擊 , 但 目 前 都 無 法 阻 擋 台 灣 親 馬 媒 體 對 馬 的 過 度 讚 揚 。


刻 意 討 好 各 方
馬 英 九 的 訪 美 之 行 , 大 體 上 相 當 成 功 , 對 馬 二 ○ ○ 八 的 大 選 和 美 國 對 馬 疑 慮 的 澄 清 , 都 有 正 面 效 果 。 可 是 , 由 於 馬 要 刻 意 討 好 每 一 邊 , 不 免 順 了 姑 情 , 逆 了 嫂 意 。
馬 企 圖 討 好 的 對 象 包 括 : 美 方 、 中 方 、 台 灣 藍 營 、 中 間 選 民 、 淺 綠 選 民 。 有 些 不 同 邊 的 價 值 互 相 牴 觸 , 所 以 馬 的 言 談 不 時 討 好 了 甲 , 得 罪 了 乙 , 很 難 周 全 。
如 果 拋 開 政 黨 立 場 , 只 看 台 灣 利 益 , 馬 英 九 在 英 、 美 說 的 「 不 以 犧 牲 台 美 關 係 , 換 取 兩 岸 關 係 」 、 「 台 獨 是 一 個 選 項 」 、 「 中 華 民 國 主 權 獨 立 」 、 「 ( 中 國 ) 不 給 國 際 空 間 , 連 我 也 會 反 」 、 「 三 十 到 五 十 年 的 和 平 協 議 」 等 , 都 是 對 台 灣 有 利 的 說 詞 , 也 能 爭 取 到 中 間 和 淺 綠 選 民 的 認 同 ; 美 方 不 會 有 異 議 , 也 對 馬 是 否 是 親 中 投 降 派 的 疑 慮 有 所 釋 懷 。
然 而 這 些 說 法 卻 會 令 中 國 不 滿 。 馬 也 顧 慮 到 北 京 的 感 受 , 說 了 些 讓 北 京 高 興 的 話 , 例 如 「 反 對 台 獨 」 、 「 一 中 憲 法 」 、 「 九 二 共 識 」 、 稍 早 的 「 終 極 統 一 論 」 等 。
最 重 要 的 , 是 馬 對 中 國 的 態 度 是 友 善 的 , 友 善 到 對 中 國 七 百 顆 對 台 飛 彈 都 刻 意 不 提 , 應 該 讓 中 國 很 窩 心 吧 。 但 馬 刻 意 不 批 評 中 國 的 飛 彈 、 刻 意 不 提 中 國 不 喜 歡 聽 到 的 民 主 、 自 由 , 都 是 敗 筆 , 成 為 民 進 黨 批 判 的 目 標 。



說 了 一 句 蠢 話
馬 此 行 最 大 的 敗 筆 , 是 說 了 一 句 很 不 得 體 的 話 : 希 望 中 國 分 清 楚 台 灣 國 和 中 華 民 國 誰 是 主 要 敵 人 、 誰 是 次 要 敵 人 。 這 句 話 洩 漏 了 馬 腳 , 寧 願 要 中 國 先 聯 合 中 華 民 國 打 擊 台 灣 國 , 像 極 了 越 戰 時 跑 到 河 內 聯 合 北 越 打 擊 美 國 的 美 國 演 員 珍 方 達 。 一 句 蠢 話 , 抵 銷 了 所 有 對 台 灣 正 面 的 言 語 , 被 人 揪 住 小 辮 子 痛 打 。
如 果 馬 把 台 獨 當 成 聯 合 中 國 共 同 打 擊 的 對 象 , 那 他 稍 早 之 前 說 「 台 獨 是 人 民 選 項 之 一 」 的 宣 示 是 甚 麼 意 思 ? 這 兩 句 自 相 矛 盾 的 話 , 到 底 哪 句 是 真 的 ? 所 謂 尊 重 人 民 的 民 主 選 擇 難 道 是 謊 言 ? 台 獨 不 可 能 既 是 人 民 選 項 , 又 是 聯 合 中 國 打 擊 的 對 象 , 其 中 之 一 必 是 謊 話 , 哪 句 是 謊 話 ? 馬 英 九 回 台 後 必 須 說 明 。



未 能 盡 釋 疑 慮
美 國 傳 統 基 金 會 的 中 國 問 題 專 家 譚 慎 格 擔 憂 馬 和 國 民 黨 的 藍 圖 , 會 使 國 民 黨 重 掌 政 權 後 , 拒 絕 做 出 國 防 投 資 , 而 中 國 軍 力 日 益 強 大 , 最 終 台 灣 安 全 須 看 中 國 臉 色 , 將 使 台 灣 變 成 更 大 的 香 港 。 這 也 是 馬 須 向 台 灣 人 民 交 代 清 楚 的 : 「 台 灣 香 港 化 」 是 馬 的 終 極 目 標 嗎 ?
我 們 很 樂 於 見 到 馬 英 九 訪 美 的 成 功 , 但 這 樣 不 能 盡 釋 我 們 的 疑 慮 。 對 於 這 位 極 可 能 是 我 們 下 一 屆 總 統 的 領 導 人 , 我 們 亟 需 他 做 出 更 明 確 的 解 釋 。

-----
Essay 2
王岸然:阿扁敢说不,香港人呢?


王岸然

 香港人连表示一下同情台独都不敢,特别是民主派,大家不是要求有公投吗?为何台湾要搞公投,表个态都不敢?

  阿扁面对人气急升的马英九,连问了三次,基于主权在民的民主原则,将台湾前途最后决定权还给二千三百万人民,难道错了吗?

  不知如何,笔者觉得阿扁这句话,同样在质问香港那些满口要求民主的人,因为这些人经常大力表态,支持统一。说到统一,从来只跟中共的口径,做专政者的传声筒,说那些理应支持统一的陈腔滥调,二千三百万人的愿望呢?不是应该放在第一位被考虑,被尊重吗?你们天天高叫要求中共尊重香港人的意愿,你们又有没有尊重、了解及支持台湾人民的意愿呢?

  别告诉我超过五成台湾人不支持阿扁的路线,那只是基于对中共的害怕而非自由意愿,那是一种因为害怕黑社会而要买怕,交保护费,保持关系的心态,并不是因为黑社会代表公义。香港的民主派尚享有言论自由,虽然同样害怕黑社会,也不应为黑社会说好话吧!

  讲到这里,不能不例外地赞刘慧卿,她是唯一一位民主派敢公然表示理应先尊重台湾人民选择的人,她因此事备受攻击,连前??内的左仔也对她施压,其他民主派则明哲保身,划清界线,背后则笑她「又蠢又笨」。这也许是事实,但只对政客而言,而非对有原则的人而言。

冒死一博的勇气

  论政治人物,笔者也偏爱马英九,他已是下任台湾总统的大热。陈水扁及民进党已转入弱势,台独此时不搞,再无机会。换转是香港的政客,当形势比人强之时就什??都不做,只会做戏占据吁传媒的注意,保持知名度就算。

  陈水扁连再选的机会也没有,他如何自处?他可以与香港那些日渐老去的民主戏子一样,无所事事等做民主名流,精神领袖?这是李柱铭的选择:乾脆走到专政者的阵营,做个曲线救民主英雄又如何!这是刘千石的选择。

  豁出去,坚持自己未完之志,结果是失败居多,更冒身死之险,陈水扁是偏向虎山行,这亦是真正政治家的精神所在。成功了,他是台湾之父;失败呢?成了千古罪人。你可以说他玩火,我佩服他贯彻理念,敢于对抗强大敌人,死而后已。若经公投,这也是二千三百万人共同承担的风险,香港人若多说话,只是吃不到的酸葡萄,高呼支持一战,更是可耻的表态表演。

  因为,香港理应比台湾人更明白不能对专权者专政者说不的苦处,香港若有民主,只有曾荫权或陈方安生或李柱铭或大状可供选择,全是有欲不刚的小格局人物,有陈水扁或马英九可选吗?

  陈水扁今次不但逆民意而行,亦逆了美国的意愿,至少表面上如是。当然,也不能排除美国与他有合谋的阴谋,目的是在布殊任内,也是陈水扁任内,正式挑战中共有关统独的真正底线,亦是挑战胡温有否一战的决心。美国与民进党的估计,是中共不敢!

战争是最蠢行为

  不要忘记,大约十个月前中共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中共在文宣及口头上的施压已经去到尽头,余下来恐怕就是真的只有开战一途。问题只是大战还是小战,或是不战。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在道德上都要问问自己,支持以战争解决问题否?

  笔者早有答案,立此存照。就算台湾宣告独立,亦不应该宣战,到时若有反战集会,一定出席。战争是人类最蠢、最没有智慧的行为,因为外国人的挑拨而战,更加无智慧。笔者对中国今天的领导人的智慧有点期望,所以为反战直进一言。

  台湾就算宣告独立,亦不等于真正法理上能够独立,因为无人承认,自称的独立了无意义,亦不值得为此而开战。

  中共领导人若有真智慧,应放弃以中央压地方的心态对待台湾问题,不停的战争威吓,更是令到台湾人滋生离心的原因。治人不治,反其智,中共肯反身求己,才是唯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希望所在。

  要民主自由的台湾统一到专制政权之下,有良心的中国人是不应支持的!

——《信报》 (3/6/2006 3:32)


来源:新世纪 www.ncn.or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

Categories:

2006-03-28

Li Yi on Apple Daily

Li Yi is one of the few writers still with Appel Daily that I would respect, after Wang An-ran was purged. He echoed (see also cache below) with Lin Huai-min's comments on Taiwan media, in particular Apple Daily and Next. (Update: ESWN translation available now)

His reasoning for why Nextmedia in Taiwan has been so successful is similar to what Lin and I agreed on in the linked post above, centrist and unbiased position, and unpretentiousness (in Lin's word, by "not trying to dance while wearing business suits").

Let me spell out the obvious that Li Yi implied, Apple Daily in HK failed to accomplished this, big time. That explains the difference in performance.

Stephen Cheung gave a more recent example (cache below) for split personality of Apple Daily HK, by comparing the contrasting opinions of Martin Lee and Yeung Wai Hong on ther formation of Civic Party in HK. IMO it is good for Next to show difference in opinions, but it is unfortunately that these 2 points of views (esp that of Lee's) are not fully objective or neutral.

In the risk of offending the religious clans, I am going to say why I am annoyed at Apple Daily's coverage of Joseph Zen in Vatican recently. Well, Lai is a catholic and he went to Vatican, so Zen occupied the full frontal of Apple Daily for at least 3 consecutive days, despite the fact that catholics are hardly the majority in HK, or represents the readsership here. The dosage was too much for me.

One problem is the preaching that the Holy See and its followers represent the hope of democracy and freedom for HK and China. Why? if Vatican represents democracy, then HK is already one. The pope is elected by a group of cardinals who have been appointed by the previous pope. The CE of HK is elected by 800 electors who represents, well, YKW. See the similarity? The politburo and the People's Congress in the mainland are also produced in a process similar to the Vatican experience.

The bigger problem for Apple Daily, when it turns itself into a propaganda machine, is the lost of credibility. I remember when I saw full 4 pages of attack on a judge in Oriental Daily (I just boarded a Dragon Air plane from Beijing), I thought I picked up something from FLG. I never trusted Oriental Daily from that day. It would be sad if Apple is down down the Oriental Daily way.

Back to business issues, I do not see much opportunity for the growth of Apple Daily in HK. This is not a criticism on its political stance, but when a business is dictated by politics, it cannot adhere to a coherent business strategy.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success of AD TW was perhap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leadership are from HK, who can look at Taiwan with fresh eyes. Maybe it is time to send some Taiwanese to run AD HK?

If Nextmedia will spin out the Taiwan operation, I will long Nextmedia TW and short Nextmedia HK.

---

P.S. Stephen Cheung provided another piece of great insight, when he compared China and India in his column. Cheung does not think democracy will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poor developing countries, but he recognizes the merit of democracy and does not object to democracy in the future

  • Although non-democratic (authoratative) leadership in China proved to be a successful recip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 is also major risk when it gets wrong (as there is no check and balance)
  • However, Cheung still thought China should have taken the way it took in the past 20 years. His reasoning was formed back 1980s, back then China was at the abyss, so that it was unlikely to become worse by gambling big (in the authoratative path), and that the gamble was worth taking
  • What this implies is that, as China develops, there is more to lose by betting on authoratative leadership. It is a delicate calculation to predict at what point one should shift into democratic gear. There is no clear answer yet, but we do have one successful example, South Korea.


李 怡 專 欄 : 台 蘋 的 崛 起



聽 說 台 灣 《 蘋 果 日 報 》 已 闖 出 一 片 新 天 地 , 售 價 比 其 他 報 紙 高 百 分 之 五 十 , 零 售 量 與 閱 讀 率 均 高 踞 第 一 , 半 年 前 更 轉 虧 為 盈 。 一 個 月 前 台 灣 《 壹 週 刊 》 的 「 壹 觀 點 」 , 轉 述 了 台 灣 聞 名 世 界 的 編 舞 家 、 文 化 界 重 量 級 人 物 林 懷 民 的 意 見 , 他 說 他 現 在 最 喜 歡 看 《 壹 週 刊 》 , 因 為 寫 作 是 一 流 的 , 整 個 輪 廓 非 常 清 楚 。 每 期 寫 一 些 瘋 狂 女 生 怎 麼 樣 跟 人 家 亂 睡 , 都 寫 得 那 麼 好 。 又 說 , 現 在 「 大 家 ( 指 台 灣 其 他 報 紙 ) 跟 蘋 果 走 , 卻 沒 有 一 個 贏 它 , 因 為 你 還 要 穿 西 裝 , 蘋 果 是 不 穿 的 。 」
林 懷 民 這 段 話 很 傳 神 , 使 筆 者 想 到 在 台 灣 《 蘋 果 日 報 》 看 到 的 , 與 其 他 台 灣 報 紙 看 到 的 不 同 景 象 。 「 穿 西 裝 」 意 味 zhe 一 本 正 經 , 甚 至 有 點 裝 腔 作 勢 ; 不 穿 西 裝 , 意 味 zhe 率 性 而 為 , 更 接 近 人 性 。
《 蘋 果 日 報 》 怎 樣 在 台 灣 這 個 相 當 「 排 外 」 的 社 會 闖 出 一 條 路 , 很 使 筆 者 好 奇 。 於 是 上 周 就 去 了 台 北 幾 天 , 往 訪 台 灣 《 蘋 果 日 報 》 , 跟 行 政 總 裁 葉 一 堅 及 其 他 高 層 聊 天 。

每 天 在 《 台 蘋 》 寫 「 司 馬 觀 點 」 的 江 春 男 , 是 與 筆 者 相 識 近 三 十 年 的 朋 友 。 那 時 筆 者 辦 《 七 十 年 代 》 , 他 在 台 灣 辦 黨 外 的 民 主 刊 物 《 八 十 年 代 》 。 《 八 十 》 常 常 遭 禁 。 《 七 十 》 就 轉 載 《 八 十 》 的 文 章 , 把 島 內 的 民 主 訊 息 傳 至 海 外 , 《 八 十 》 則 轉 載 《 七 十 》 的 文 章 , 把 海 外 訊 息 傳 回 台 灣 以 推 動 台 灣 民 主 。 我 們 相 互 支 持 , 暗 中 往 來 。 後 來 台 灣 解 嚴 , 解 除 黨 禁 、 報 禁 。 江 春 男 也 實 現 他 的 夢 想 — — 可 以 獨 立 地 辦 報 而 不 須 要 像 解 嚴 前 那 樣 與 警 總 搶 那 些 剛 印 出 來 的 黨 外 刊 物 了 。 但 想 不 到 的 是 , 當 「 黨 外 」 變 為 合 法 在 野 黨 並 進 而 成 為 執 政 黨 之 後 , 台 灣 的 政 治 就 陷 入 藍 綠 天 天 對 罵 , 政 客 只 懂 鬥 爭 、 權 謀 的 態 勢 。 媒 體 也 藍 綠 分 明 , 電 視 台 名 為 討 論 政 治 議 題 , 實 則 不 同 電 視 台 請 來 發 表 議 論 的 嘉 賓 , 不 是 一 面 倒 的 「 藍 」 就 是 一 面 倒 的 「 綠 」 , 沒 有 不 同 意 見 的 交 流 , 討 論 問 題 就 像 是 宣 傳 , 是 開 同 樂 會 , 大 家 都 是 自 己 過 癮 而 已 。 報 紙 天 天 講 兩 岸 , 講 三 通 , 講 統 獨 , 記 者 報 道 新 聞 均 預 設 立 場 , 一 個 議 題 用 兩 三 版 去 談 , 新 聞 講 、 社 論 講 , 下 面 小 方 塊 也 講 , 意 見 雷 同 , 實 際 上 是 因 為 報 紙 有 立 場 , 所 以 讀 者 也 是 不 看 都 知 道 講 甚 麼 了 。 台 灣 名 義 上 出 版 自 由 , 不 受 管 制 , 但 意 識 形 態 的 先 設 , 等 於 不 是 獨 立 輿 論 。
但 講 的 三 通 、 兩 岸 、 統 獨 , 誰 上 誰 下 , 這 些 議 題 台 灣 公 眾 關 心 嗎 ? 是 他 們 的 生 活 嗎 ? 林 懷 民 說 , I don't care 。
這 時 香 港 的 《 蘋 果 》 進 入 台 灣 市 場 了 。 進 駐 台 灣 三 年 的 葉 一 堅 及 香 港 去 的 同 事 , 開 始 時 甚 麼 都 不 懂 , 地 震 、 土 石 流 、 南 北 的 不 同 氣 候 … … , 不 明 所 以 。 但 他 們 很 快 進 入 情 況 , 融 入 社 會 。 更 重 要 的 , 是 他 們 沒 有 政 治 背 景 , 完 全 以 獨 立 的 精 神 辦 報 。 他 們 不 受 政 客 播 弄 的 政 治 議 題 支 配 , 只 要 是 讀 者 關 心 的 新 聞 , 包 括 與 生 活 相 關 的 內 容 , 都 敢 於 放 頭 條 , 真 真 正 正 切 入 百 姓 的 生 活 中 。
就 是 這 樣 , 台 蘋 崛 起 了 。 其 實 並 不 是 怎 麼 了 不 起 , 只 是 秉 持 zhe 西 方 獨 立 媒 體 的 ABC 吧 了 。 但 在 政 治 兩 極 化 的 華 人 社 會 , 這 一 點 點 獨 立 精 神 , 就 夠 贏 了 。


006年03月28日
還 斂 集 : 民 主 的 負 面 廣 告


三 月 六 日 美 國 的 《 新 聞 周 刊 》 以 《 新 印 度 》 為 封 面 故 事 , 譽 之 為 今 年 經 濟 發 展 的 明 星 國 家 。 是 好 事 , 替 他 們 高 興 , 也 認 為 中 國 要 歡 迎 正 在 趕 上 來 的 競 爭 對 手 。 沒 有 誰 可 以 在 窮 人 身 上 賺 到 錢 , 有 一 天 印 度 富 裕 起 來 , 對 中 國 產 品 的 需 求 大 升 , 我 們 也 樂 得 多 買 精 彩 的 印 度 貨 。
我 反 對 人 民 幣 升 值 , 因 為 這 會 擾 亂 了 競 爭 秩 序 , 損 害 了 中 國 在 改 革 期 間 有 關 鍵 性 的 接 單 工 業 , 也 會 誤 導 了 比 較 成 本 優 勢 的 產 出 規 律 。 不 是 讓 賽 的 時 候 , 而 長 遠 一 點 看 中 國 的 發 展 受 損 對 印 度 沒 有 好 處 。
寫 這 篇 文 章 , 是 因 為 該 報 道 的 內 文 說 , 印 度 的 公 共 汽 車 塗 上 的 廣 告 是 World's Fastest Growing Free Market Democracy ( 世 界 增 長 最 快 的 自 由 市 場 民 主 ) 。 言 下 之 意 是 說 : 中 國 的 經 濟 增 長 比 印 度 快 , 但 印 度 有 民 主 , 中 國 沒 有 。 中 國 究 竟 有 沒 有 民 主 見 仁 見 智 , 而 說 中 國 沒 有 民 主 的 高 士 沒 有 一 個 知 道 那 裡 的 地 區 體 制 安 排 。 我 自 己 不 是 專 家 , 但 知 道 問 題 不 是 那 麼 簡 單 。 民 主 何 物 這 裡 不 談 , 但 該 廣 告 似 乎 是 說 , 經 濟 發 展 , 有 民 主 鬥 不 過 沒 有 。 如 果 這 不 是 給 民 主 澆 以 冷 水 , 總 不 會 是 大 讚 特 讚 吧 。 民 主 本 身 當 然 換 不 到 飯 吃 , 而 昔 日 說 明 沒 有 民 主 的 香 港 , 比 今 天 的 自 由 。 最 近 一 期 的 《 壹 週 刊 》 更 使 我 天 旋 地 轉 : 最 後 一 頁 , 民 主 大 師 李 馬 丁 高 舉 公 民 黨 的 誕 生 , 說 要 大 家 一 齊 努 力 , 但 首 頁 歷 來 視 民 主 為 神 聖 不 可 侵 犯 的 《 壹 觀 點 》 , 卻 把 公 民 黨 罵 得 狗 血 淋 頭 ! 上 帝 呀 , 我 們 是 進 入 了 一 個 怎 樣 的 時 代 了 ?
在 上 述 封 面 故 事 的 內 文 中 , 有 一 段 說 的 與 去 年 六 月 九 日 我 發 表 的 《 獨 裁 、 民 主 、 市 場 — — 給 阿 康 與 何 洋 上 一 課 》 的 內 容 相 近 。 《 新 聞 周 刊 》 寫 道 :
「 很 多 西 方 商 人 跑 到 印 度 去 , 期 望 印 度 是 第 二 個 中 國 。 永 遠 不 可 能 。 中 國 的 增 長 是 效 率 高 的 結 果 , 有 一 個 權 力 龐 大 的 政 府 。 北 京 決 定 要 有 新 機 場 , 要 有 八 線 行 車 的 高 速 公 路 , 或 閃 閃 生 光 的 工 業 園 — — 幾 個 月 內 這 些 就 建 造 出 來 。 政 府 對 國 際 人 士 獻 殷 勤 , 商 業 牌 照 與 各 種 方 便 的 提 供 只 需 要 幾 天 。 看 來 好 , 而 在 很 多 方 面 真 的 是 那 麼 好 , 製 造 了 人 類 歷 史 上 最 成 功 的 經 濟 發 展 。 」

何 不 早 聽 老 人 言 ? 我 大 聲 疾 呼 地 反 對 中 國 以 民 主 投 票 來 領 導 改 革 , 屈 指 一 算 , 已 有 二 十 多 年 的 日 子 了 。 你 要 罵 就 罵 , 要 殺 就 殺 , 但 我 知 道 自 己 掌 握 到 真 理 。 有 朝 一 日 , 中 國 的 改 革 大 功 告 成 , 憲 法 能 明 確 而 有 效 地 界 定 人 與 人 之 間 的 權 利 , 哪 些 事 項 可 以 普 選 投 票 , 哪 些 不 可 — — 皆 一 清 二 楚
— — 我 不 會 反 對 民 主 投 票 。 但 改 革 這 回 事 , 以 普 選 投 票 作 取 捨 , 經 濟 邏 輯 說 不 可 能 有 大 作 為 。 這 方 面 我 解 釋 過 多 次 。 東 歐 國 家 的 改 革 經 驗 支 持 zhe 我 的 觀 點 。 那 裡 的 人 聰 明 , 知 識 高 , 文 化 有 厚 度 , 但 因 種 種 與 民 主 有 關 的 沙 石 , 縛 手 縛 腳 , 改 革 搞 不 起 來 。
以 獨 裁 決 策 推 行 改 革 , 可 能 作 出 大 錯 嗎 ? 當 然 可 能 。 獨 裁 改 革 可 能 比 民 主 改 革 闖 出 更 大 的 禍 嗎 ? 也 可 能 。 但 二 十 多 年 前 我 白 紙 黑 字 寫 得 清 楚 : 中 國 衰 落 了 二 百 年 , 民 主 改 革 肯 定 沒 有 大 作 為 , 獨 裁 改 革 雖 然 有 機 會 闖 大 禍 , 炎 黃 子 孫 怎 樣 也 要 賭 這 一 手 ! 我 當 時 的 判 斷 , 是 可 輸 的 都 輸 光 了 , 無 本 的 賭 注 , 不 痛 下 一 手 是 大 傻 瓜 。 上 蒼 保 佑 , 賭 中 了 , 中 得 精 彩 。 這 是 以 往 的 事 , 向 前 看 , 再 大 賭 的 成 本 高 , 而 北 京 看 來 不 乏 手 癢 之 士 , 使 我 這 個 老 人 家 睡 不 zhao 覺 。
衷 心 佩 服 印 度 的 執 政 者 。 雖 然 印 度 人 聰 明 , 英 語 水 平 比 中 國 好 得 多 , 但 其 他 條 件 不 見 得 有 過 人 之 處 。 人 口 那 麼 多 , 在 民 主 政 制 下 他 們 竟 然 能 把 經 濟 搞 起 高 速 , 不 能 不 說 是 中 國 之 外 的 另 一 個 奇 蹟 。
血 濃 於 水 , 我 站 在 哪 一 邊 不 言 而 喻 。 除 此 之 外 , 任 何 比 賽 我 永 遠 為 處 於 劣 勢 的 拍 掌 。 謹 在 這 裡 向 印 度 的 朋 友 致 意 。


Categories:

2006-03-27

A suggestion for A-bian's response to panda politics

Each time CSB try to provoke the government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rait, CCP seems unable to find an appropriate answer, i.e. either way they lose. Well, until recently. Apparently A Bian crossed the line and US stepped in the most recent battle (NUC incidence).

On the other hand, CCP finally found an effective PR offense, the panda politics. A few lame excuses has been provided by the deep green camp to resist the panda. They even called them Trojan panda and I believe they honestly fear these harmless cuties. Why? because pandas will be visited by voters, especially those belong to neither camps, and that would remind them that people in mainland are not as hostile to Taiwan as preached by DPP.

In a desperate attempt to stop the pandas coming, A Bian recently tried to distort the message from a book he read, basically saying, no wild animal should be taken in a zoo, therefore panda should be released to the wild. Besides the obviously logical flaw (what about other animals in Taipei zoo), this was quickly refuted by the original author of the book (see HK Economic Times, link requires subscription, or here: 陳水扁(新聞)總統指稱看了潘文石的主張後,認為應野放貓熊回山林,但潘文石的主張為:反對野生貓熊[圈養],推動[人工繁殖的貓熊]動物園圈養;人工繁殖的貓熊是沒有野放山林的問題;送台灣的貓熊是人工繁殖的;台灣絕對有能力養好貓熊。李慶安認為,大陸送台灣的貓熊,是圈養而非野生,若野放山林會無法生存,陳總統講錯了卻不認錯。), who clarified that the pandas in capitivity are all injured animals who requires care, plus their offsprings who may not have the skill to survive in the wild. i.e. keeping these particular pandas in zooz does not affect those living in the wild. To the contrary, they would not have survived or been bred otherwise. In addition, showing them outside mainland China helps to raise awareness of conservation, provides a better environment for the pandas and (in the case of other zoos outside Greater China) helps to raise fund to maintain the sites in Sichuan.

I believe CSB will reject the panda with various excuses eventually. However, they cannot stop them by 2008, if there is a change in government. The more the CSB government keeps its misguided ideology over its responsibility to deliver what the voters want and loses the PR battle, such changeover becomes more likely.

I do have one suggestion for CSB. Take the pandas and keep them in a small zoo up the mountain, i.e. at an altitude of 1500-3000m, say near A Li Shan. This way Taiwan does not have to build the expensive air conditioned room like HK did. It also addresses the issue of 'natural habitat/temperature'. Most importantly, for A Bian, the panda zoo is hard to access by the public. The impact on DPP vote erosion would be minimized, while at the same time he does not have to take the bigotry response and hence avoid the PR fiasco. This would be a win-win for DPP's PR, its political agenda, and the Taiwan people.
Categories:

2006-03-25

Stephen Roach on China

Stephen Roach's memo this week is a treat (via Brad Sester)

On why Chinese consumes less than American
  • At the China Development Forum, I challenged Chairman Ma on the execution of this strategy, asking him point blank how China expects to spark a dynamic consumer culture in the face of a daunting sense of job and income insecurity that appear to be unavoidable outgrowths of ongoing reforms. My question: “Don’t the massive headcount reductions brought on by the continuing dismantling of a state-owned system make it very difficult for China to count on a pro-consumption growth dynamic?” Chairman Ma’s response was both candid and very wise. He stressed four keys to success for China’s shift to an increasingly consumer-led growth dynamic:
    • (1) Income support -- always the main driver of consumption -- will be direct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pay distribution, especially in rural and agricultural China.
    • (2) The safety net will be emphasized as the means to cope with consumer insecurity and the related excesses of precautionary saving; this implies heightened emphasis on social security, educational, and healthcare reforms.
    • (3) Emphasis will be placed on improving the retail distribution network; this is a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issue (i.e., roads and rail) but also a commitment to expanding China’s retail and wholesale trade establishments -- part of a broader set of services-based growth initiatives.
    • (4)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Chinese consumption experience is also a major focus; this includes initiatives on land-price reform, enforcement of hazardous product regulations, and tilting export growth away from the low-labor-cost production model.
Note Ma Kai's careful ordering, esp point number 1. As anyone who has been to Chinese cities in the past 5 years, be it Shanghai or Lanzhou or even small cities such as Yanbian(Jilin), Yingtan(Jiangxi), you would observe people buying and selling consumer goods, and apartments. So where does the 'lack of consumerism' come from? My hypothesis

  1. As for all other Asian cultures (e.g., HK, Korea, Thailand, Japan), Asians tend to save more than Westerners
  2. On top of that (Chinese saves even more than their Asian neighbors recently), income disparity. The super-riches do not have much to spend, they are as rich as their counterparts in US in nominal terms and things are much cheapers in China
So, as Roach anticipates, it would 'take a good deal of [time]'.

Well, if someone prefers to work very hard and give you what you need at a price lower than you want to buy, and he does not eat and does not want anything in return from you, what is it there to complain? As a sensible businessman and intellectual, Roach is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potential pitfall due to unbalanced growth.

Then Roach turned to observe the three stooges amigos' China sojourn. I am sure Mr NVR would enjoy this.
  • Chuck Schumer is a very smart and savvy man. He is using the bully pulpit of a prominent politician to put so much pressure on China that it will have no choice other than to give. Nor does he have much doubt that this approach will work. “This is exactly what I did in Japan in 1986,” he said -- apparently the last time he was in Asia. “It worked in Japan and it will work in China.” Senator Schumer is not Reed Smoot -- Utah’s protectionist senator who co-sponsored 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 of 1930 that led to the Great Depression. In the end, Schumer doesn’t want tariffs -- he wants to go down in history as the man who made China blink. But he is perfectly prepared to play high-stakes political poker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objective. So is the rest of the US Congress. The big risk is that China calls Washington’s bluff and the two parties start to stumble down the very slippery slope of trade frictions and protectionism.
  • While the senators claimed they were there to listen and learn, my guess is that this was a classic window-dressing sojourn. As I probed them on the issues, they had all the answers down pat -- their minds were made up. Schumer actually conceded the point on the structural macro linkage between the trade deficit and the national saving problem -- a first for a major China basher. This, of course, has been a major leg of my own macro stool for longer than I care to remember. “I agree with you,” he said, “America doesn’t save enough and we consume too much.” Fine to that point, but then he turned the logic inside out: “I care deeply about the loss of US manufacturing jobs to China. If I am successful in cutting our trade deficit with the Chinese, not only will those jobs come back home but I will have succeeded in boosting US saving and cutting excess consumption. My bill can do all that and more.” I am rarely speechless, but at that point, I started to choke on a huge bite of watermelon. “Let me get this straight,” I gasped, “tariffs will boost saving?” Too late -- he was already off to face the ever-present battery of cameras and microphones.

Categories:

2006-03-15

Lin Huai-min on Taiwan's papers, and their business strategies

Via LfC (simplified Chinese), and the 99th (traditional Chinese), Lin Huai-min, the founder of the renowned Cloud Gate Dance, talks about this view on Taiwan's papers, and media in general. I hope ESWN would find time to translate this.

I have met and chatted with Lin for a fairly long time (he was trapped in an airport lounge and a plane with me). I have great respect for him, more so after reading this. There are indeed many in Taiwan who are not simply Green or Blue. There are people who can think critically and who are fair to both extremities in the political camps. Lin is one of them. Lee Yuan Tseh is the other. (They are both Benshengren, and Lee was pivotal in sending CSB to presidency in 2000)

United Daily was a great paper, especially i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Lin, as perhaps the most respected artist in Taiwan, was heartbroken to see the decline of such a great paper as it became a "Deep Blue" party organ.

United Daily is the sister paper of China Times. In the past China Times is a centrist light blue paper, while United Daily has always been Bluer. United has been very strong in art, literature and culture. This is also a market positioning issue. As China Times becomes bluer, the positioning of the two has bigger overlap. Sooner or later they would suffer from the same fate as their Evening counterparts. It makes more sense if they keep CT as a Blue organ, and shift United to the center. Because Apple Daily has already taken the centrist position (one of the reasons that AD TW will be more successful than AD HK). It is better to move United (than CT) because United has a edge over AD on culture/art areas, and the artists/academics are usually less political.

p.s. Forget the English blogs in Taiwan, or Taipei Times, or China Post, most of them are foreigner's propaganda for DPP (correction: China Post is propaganda for KMT). Read Lin Huai-min and Lee Yuan-Tseh.
Categories:

Some discussions on RMB

1) Stephen Cheung's concluding comment in his RMB series (Cached below)

2) (via Simonworld) William Persek on RMB: do it for your own good, and for Asia; and China' trade surplus narrows

Quick comments (will come back to update this later):
1) Persek is right that China's decision on RMB should be based solely on the interests of its people, and that the consensus is that letting it free (or freer) will benefit the Chinese people. However, while agreeing that reforming RMB is for China's own good, I disagree with his "leading Asia" reasoning. China does not (and should not) seek to lead Asia at this point of time. China has a lot to worry about its own economy. If one manage herself well, she is regarded as a leader, naturally. If one tries to lead, it often results in the oppoosite. How China arrives at where it is today is because it has been able to (or luckily) avoid the many traps in growth of this size, not because it planned to lead.
2) I also agree with O'Neil's argument. One can look at Alcoa's track record to see O'Neil has a lot of credibility.
3) Question for discussion: should the recent decline in trade surplus change the RMB policy? Stephen Cheung said currency should stick to its presumed purpose, i.e. a medium for exchange of goods and services. A good policy should stick to a simple peg or scheme, and should not be 'manipulated' (appreciation of depreciation for any political reason is manipulation)
4) I am not sure how to interpret the trade data yet, the report does not talk about seasonality, which is a pity. But Brad Sester offers some great insights.
5) Stephen Cheung also said (below) that Zhu Rongji's RMB is better than what it is today (i.e. before 7/2005 is better than after). I do not understand the his full reasoning, but I tend to agree with him. My reasoning is mainly, today's so called 'basket peg' is hardly a basket, as you can see in this research: a phenomenological study based on data from 7/2005 to 3/2006, USD represents 99.965% of the basket!

---
還 斂 集 : 人 民 幣 思 維 的 回 顧

--------------------------------------------------------------------------------



我 曾 經 是 二 十 世 紀 貨 幣 大 師 Karl Brunner 的 學 生 , 算 是 出 自 名 門 了 。 其 後 六 七 至 六 九 在 芝 大 那 「 貨 幣 聖 殿 」 待 了 兩 年 , 耳 聞 目 染 , 加 上 貨 幣 大 爭 議 炒 得 如 火 如 荼 , 要 不 知 道 不 容 易 。 但 我 沒 有 考 過 貨 幣 的 博 士 試 , 不 是 專 家 。 只 是 自 己 對 價 格 理 論 的 操 縱 流 水 行 雲 , 有 恃 無 恐 , 任 何 經 濟 問 題 都 可 以 簡 單 地 看 , 而 從 價 格 理 論 的 角 度 看 貨 幣 , 有 旁 觀 者 清 之 效 。 是 的 , 二 十 多 年 來 , 我 對 宏 觀 經 濟 的 推 斷 自 己 很 滿 意 。
一 九 九 六 年 末 , 洛 杉 磯 加 大 邀 請 我 於 九 七 年 十 一 月 到 該 校 作 一 年 一 度 的 夏 保 加 榮 譽 講 座 的 首 屆 講 者 。 據 說 是 夏 保 加 選 我 開 鑼 , 受 寵 若 驚 ( 跟 有 格 林 斯 潘 等 名 家 ) , 當 然 用 心 準 備 。 我 選 的 題 目 是 《 鄧 小 平 的 偉 大 改 革 》 , 然 而 , 自 九 三 年 的 秋 天 出 版 了 《 中 國 的 經 濟 革 命 》 , 之 後 三 年 減 少 了 跟 進 中 國 的 發 展 , 於 是 求 教 同 事 蕭 耿 中 國 那 幾 年 的 情 況 。 言 談 中 他 說 了 一 句 今 天 記 不 起 怎 樣 說 , 是 關 於 人 民 幣 量 的 調 控 機 制 的 , 我 如 中 電 擊 , 閃 一 下 彷 彿 見 到 光 明 大 地 一 片 , 沒 有 見 過 的 , 於 是 跟 想 下 去 。
看 官 須 知 , 當 時 中 國 的 貨 幣 制 度 滿 是 沙 石 , 還 有 相 當 的 外 匯 管 制 , 人 民 幣 不 能 正 規 出 口 , 外 人 在 國 內 開 戶 口 難 過 考 狀 元 , 而 另 一 方 面 地 下 的 成 交 無 日 無 之 。 我 於 是 想 , 撇 開 沙 石 , 央 行 究 竟 是 在 搞 什 麼 ? 向 樂 觀 或 理 想 那 方 面 推 , 人 民 幣 與 美 元 掛 , 一 般 化 地 看 是 下 了 一 個 可 以 直 接 地 在 市 場 成 交 的 錨 , 而 人 民 幣 量 的 變 動 , 跟 外 匯 進 帳 變 動 , 一 般 化 地 看 是 只 為 守 錨 而 變 , 以 美 元 穩 定 幣 值 之 外 央 行 沒 有 把 貨 幣 政 策 伸 展 到 經 濟 的 其 他 事 項 去 。

以 美 元 為 錨 守 得 住 嗎 ? 邏 輯 說 , 只 要 央 行 不 手 癢 , 單 為 守 錨 而 調 整 人 民 幣 量 , 沒 有 困 難 。 然 而 , 邏 輯 歸 邏 輯 , 實 踐 如 何 要 待 沙 石 清 除 才 知 道 。 沙 石 是 經 濟 學 的 一 種 局 限 , 觀 其 轉 變 而 推 其 後 果 我 是 專 家 。 於 是 , 從 那 時 起 我 一 方 面 留 意 中 國 外 匯 管 制 與 銀 行 管 制 的 變 動 , 另 一 方 面 跟 進 地 下 交 易 與 灰 色 市 場 的 相 應 效 果 。 後 來 的 結 論 是 , 管 制 的 沙 石 愈 少 , 人 民 幣 的 潛 力 愈 強 。 觀 察 了 好 幾 年 , 大 約 二 ○ ○ 二 年 吧 , 我 肯 定 朱 鎔 基 時 代 的 貨 幣 制 度 是 上 上 之 選 , 幣 值 穩 定 , 錨 可 以 穩 守 , 只 是 沙 石 誤 導 了 旁 觀 者 。
中 國 之 外 , 歷 史 沒 有 出 現 過 這 樣 的 貨 幣 制 度 。 不 是 昔 日 的 本 位 制 , 不 是 鈔 票 局 制 , 不 是 歐 美 的 fiat money 制 , 不 是 管 制 匯 率 制 ( 下 錨 與 管 制 不 同 ) , 就 是 九 七 的 亞 洲 金 融 風 暴 人 民 幣 也 視 若 等 閒 。 沙 石 轉 變 與 邏 輯 推 理 帶 來 一 個 可 靠 的 結 論 : 解 除 所 有 外 匯 管 制 , 朱 鎔 基 時 代 的 貨 幣 制 度 會 發 揮 得 更 好 。 是 那 麼 簡 單 的 制 度 , 奇 怪 其 他 國 家 沒 有 採 用 過 。
於 今 回 顧 , 這 個 自 一 九 九 四 至 去 年 七 月 、 我 稱 之 為 中 國 貨 幣 制 度 的 , 對 中 國 這 十 多 年 的 發 展 如 有 神 助 。 還 有 不 少 沙 石 要 清 理 , 而 因 為 解 釋 過 的 原 因 , 這 制 度 不 要 改 , 但 要 考 慮 換 錨 。 前 思 後 想 , 從 「 中 國 制 」 一 般 化 , 改 用 一 籃 子 物 品 為 錨 是 最 理 想 的 了 。 可 惜 今 天 央 行 看 來 是 脫 離 了 中 國 制 , 轉 向 美 國 的 沒 有 固 定 的 錨 的 貨 幣 制 度 走 。 這 樣 , 將 來 歷 史 回 顧 , 中 國 制 只 是 曇 花 一 現 , 而 沒 有 讀 到 我 這 系 列 文 章 的 解 釋 , 將 來 的 歷 史 學 者 不 會 知 道 曾 經 有 過 這 樣 的 貨 幣 制 度 。
頭 痛 是 目 前 人 民 幣 一 小 點 一 小 點 地 提 升 , 短 期 內 為 禍 不 大 , 而 央 行 處 理 小 心 , 好 景 還 會 繼 續 三 幾 年 。 然 而 , 在 市 場 不 知 不 覺 中 一 個 史 無 前 例 的 上 佳 貨 幣 制 度 是 放 棄 了 , 換 來 的 是 早 晚 央 行 權 力 大 升 , 牽 涉 到 太 多 經 濟 變 數 要 由 央 行 以 貨 幣 政 策 處 理 。 一 石 二 鳥 是 奇 蹟 , 一 石 多 鳥 不 可 能 。
從 評 格 林 斯 潘 的 政 績 起 , 這 系 列 文 章 共 九 篇 , 下 足 心 機 , 寶 刀 未 老 , 到 此 為 止 吧 。
Categories:

2006-03-10

Content of basket peg (commodity) and how to execute the peg - Stephen Cheung (iii)

previous in the series (i), (ii), and background.

Stephen Cheung continues his series on basket peg. I hope he (and Jimmy Lai) do not mind me reproducing it here. I believe the discussion would generate higher impact if it can be introduced to readers who cannot read Chinese, or are outside HK.

I will try summarize the rest of the key points later. (inside square brackets are inferences by me)
  • To minimize speculative fluctuation, include a higher number of commodities (say 30). It is just as easy because we have computer now [include 300 if you want] [This is one of the key reasons why we can do it today, but not before 1970. The other reason being an efficient market for commodity pricing and commodity futures.]
  • The weights can be assigned based on domestic consumption of respective commidities, no need to be too precise, as the purpose is to find an anchor that roughly reflects economic needs, not to model the actual demand
  • Content of the basket need to be transparent (this is a lesson after watching the RMB currency basket in the last 8 months, lack of transparency has led to instability and uncertainty in this period). The more transparent the content and its execution are, the higher the market confidence
  • The formula: very straighforward, just define how much of each commodity 10,000 RMB can purchase. e.g. 1 Liter gasoline + 2 kg rice + 1 kg cotton +....; also specify where and how the goods is delivered -- this is just to define the peg clearly, no one would really go to cash out the notes this way, but one can if he wants
  • The anchor (peg) provides a discipline for monetary supply. If RMB is over-valued, one may need to use the forex supply, but if it is undervalued, nothing needs to be done. [Alternatively, one can also use the forex to hedg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market, by longing the respective commodities. This provides extra stability and confidence to the peg]
  • Choice of market: futures market and wholesale market. Choose both to diversify risks. Price update can be done every day, or even by second
  • The content can be revised from time to time [as demand changes over time]. On the day of switching, one can stick to the same weighted price index so that there is no change in value of RMB on that date [This has been discussed before. I would also note that the process need to be transparent]
  • In principle, the peg is to provide a measure for the currency, and should not be used for other economic planning purpose. However, if really needed, one can use this to specify inflation of, say 2% p.a., by adjusting the basket content accordingly, so that 10,200RMB can purchase the same basket a year later. [Perhaps this should be done daily? i.e. 2/365% per day? So that there is no abrupt changes in year end]
  • Now if there is external pressure for RMB appreciation, let whichever country to devaluate its own currency versus the basket.
I have maintained keen interests in this scheme mainly because it makes much more sense than what is on the market today. In addition, it reflects exactly what a currency is for, exchange of goods and services. Ideally one could also include services (labor) in the basket, but this is something hard to measure. Since wages is usually measured by the local currency, this would introduce a recurring loop into the formula. This is okay as the basket measure can be iterative. We can leave it to the next revision of the basket.

Lastly, I would like to say that not only China, the Euro, Yen, etc. may also switch to such a basket, with their own content. There is less need for smaller economies like Singapore and Switzerland, though I do not see why they cannot do the same (except it may be cheaper to operate a simple currency peg). The only except may be the USD, because USD is commanding a premium over all other currencies today and it may be more advantageous for US to keep the current scheme. However, if China, Russia, OPEC and Europe switch their scheme, there is less need in US Treasury Bond, the USD premium will decrease over time.

還 斂 集 : 一 籃 子 物 品 的 組 合 與 操 作

--------------------------------------------------------------------------------

提 出 以 一 籃 子 物 品 為 人 民 幣 之 錨 , 我 曾 經 建 議 用 三 十 種 。 要 安 全 地 杜 絕 炒 買 炒 賣 , 不 妨 提 升 至 五 十 甚 至 一 百 種 。 有 電 腦 計 算 , 物 品 多 一 兩 倍 不 會 增 加 麻 煩 。
如 果 考 慮 用 同 一 籃 子 物 品 之 價 作 為 社 會 的 物 價 指 數 , 這 籃 子 物 品 的 選 擇 要 大 致 上 按 國 民 的 衣 、 食 、 住 、 行 的 比 率 分 配 。 不 需 要 很 準 確 , 大 略 地 對 也 會 比 一 般 的 通 脹 ( 或 通 縮 ) 指 數 來 得 可 靠 。
籃 子 內 的 物 品 是 些 什 麼 是 要 公 布 的 。 此 前 我 認 為 物 品 的 比 重 不 公 布 可 能 較 好 , 但 見 去 年 七 月 起 央 行 轉 用 一 籃 子 貨 幣 , 不 公 布 細 節 人 民 幣 有 明 顯 的 不 穩 定 效 果 , 改 變 了 主 意 , 認 為 物 品 的 比 重 也 要 公 布 , 物 品 種 類 夠 多 就 有 保 障 。 毋 庸 置 疑 , 籃 子 內 的 物 品 細 節 愈 明 確 , 市 場 信 心 愈 大 。
我 的 意 思 , 是 央 行 向 市 場 公 布 , 一 萬 元 人 民 幣 可 以 在 市 場 買 到 若 干 種 物 品 , 每 種 的 量 的 多 少 是 固 定 的 。 每 種 物 品 的 購 買 地 點 也 說 明 , 央 行 可 以 買 到 , 貴 客 要 購 買 不 要 麻 煩 央 行 , 自 己 去 買 好 了 。 當 然 , 沒 有 誰 會 那 樣 做 , 而 除 非 量 大 , 貴 客 自 理 很 麻 煩 。 但 央 行 可 沒 有 說 謊 , 物 價 有 根 有 據 。 炒 家 可 以 炒 籃 子 內 的 任 何 物 品 , 但 不 會 炒 到 人 民 幣 那 邊 去 。
籃 子 內 的 物 品 細 節 要 清 楚 明 確 , 而 更 重 要 是 人 民 幣 的 持 有 者 知 道 , 原 則 上 , 他 們 可 以 直 接 地 按 幣 值 在 市 場 購 得 該 籃 子 物 品 。 天 下 間 不 會 找 到 比 這 籃 子 更 可 信 更 穩 定 的 貨 幣 之 錨 。 籃 子 內 的 任 何 物 價 皆 浮 動 , 而 人 民 幣 兌 任 何 外 幣 也 浮 動 , 只 是 一 萬 元 人 民 幣 可 以 購 得 籃 子 內 指 明 的 物 品 量 與 比 重 , 固 定 不 變 。 可 以 人 為 更 改 , 是 後 話 。 守 錨 是 調 整 人 民 幣 的 貨 幣 量 , 幣 值 在 國 際 市 場 偏 高 , 幣 量 調 整 得 不 夠 快 , 可 能 要 用 外 匯 儲 備 救 急 , 幣 值 略 為 偏 低 就 不 需 要 什 麼 儲 備 了 。

要 在 什 麼 市 場 選 擇 籃 子 內 的 物 品 呢 ? 兩 個 地 方 。 一 是 期 貨 市 場 , 二 是 批 發 市 場 。 只 要 市 場 可 靠 , 在 什 麼 國 家 或 地 區 都 可 以 。 重 要 的 是 籃 子 內 的 每 種 物 品 都 要 ( 一 ) 有 競 爭 性 , ( 二 ) 有 質 量 鑑 定 。 這 二 者 , 期 市 的 物 品 沒 有 一 樣 不 及 格 , 但 批 發 市 場 的 物 品 則 要 小 心 選 擇 了 。 不 要 集 中 , 選 期 市 要 分 散 , 選 批 發 也 要 分 散 , 二 者 的 比 重 最 好 大 致 相 等 。 期 市 之 價 可 以 頻 頻 更 改 , 也 可 以 一 天 改 一 次 ; 批 發 之 價 三 幾 天 改 一 次 也 無 妨 。 重 要 是 人 民 幣 守 的 一 籃 子 物 品 , 不 人 為 調 整 不 變 , 而 人 民 幣 兌 所 有 外 幣 自 由 浮 動 , 每 天 公 布 多 少 次 由 央 行 決 定 , 原 則 上 電 腦 可 以 秒 秒 鐘 算 出 來 。
以 一 萬 元 人 民 幣 可 以 購 得 籃 子 內 指 明 的 各 種 物 品 的 固 定 量 作 為 一 個 指 數 , 稱 一 百 , 換 錨 時 以 人 民 幣 的 國 際 幣 值 平 過 。 固 定 守 錨 是 指 這 指 數 不 變 , 無 論 籃 子 內 的 物 價 怎 變 , 物 品 之 量 與 比 重 不 變 — — 即 是 說 , 指 數 不 變 , 不 管 物 價 怎 樣 變 , 一 萬 元 人 民 幣 可 以 購 買 同 一 籃 子 的 物 品 。
原 則 上 , 貨 幣 政 策 的 重 心 是 穩 定 幣 值 , 不 應 該 伸 展 到 經 濟 的 其 他 方 面 去 。 但 通 脹 或 通 縮 是 貨 幣 本 身 的 事 , 如 果 真 的 認 為 通 脹 年 率 百 分 之 二 對 經 濟 有 好 處 , 央 行 可 以 說 明 那 籃 子 物 品 每 年 可 調 高 兩 個 百 分 點 : 最 高 的 每 年 調 幅 是 一 萬 零 二 百 元 能 購 得 同 一 籃 子 。 回 顧 一 九 九 七 到 今 天 的 數 據 , 中 國 不 需 要 像 美 國 那 樣 , 每 年 要 有 百 分 之 二 至 五 的 通 脹 率 來 協 助 經 濟 。 九 七 年 起 大 約 有 五 年 時 間 , 考 慮 到 物 品 與 服 務 質 量 的 急 升 , 中 國 有 相 當 嚴 重 的 通 縮 。 然 而 , 除 了 購 買 了 房 地 產 的 中 計 , 失 業 率 低 而 不 變 , 經 濟 穩 定 上 升 。 沒 有 工 會 , 最 低 工 資 不 夠 高 而 為 禍 不 大 , 市 場 靈 活 , 是 不 需 要 有 通 脹 協 助 經 濟 的 原 因 。 以 一 籃 子 物 品 為 錨 , 所 有 匯 率 自 由 浮 動 , 外 間 要 求 人 民 幣 升 值 是 要 求 該 籃 子 的 指 數 調 低 , 是 通 縮 。 讓 他 們 把 自 己 的 貨 幣 貶 值 好 了 。
下 期 再 談 。
Categories:

2006-03-09

Snuppy is a real clone dog

It was proved that the Afghan hound Snuppy, cloned by Korean scientist Hwang Woo-suk's team, is for real.

It sounds simple, test the DNAs and see if they match, right?

Not that simple. It is easy to separate fertilized eggs (aka embryo cloning - for human being, it divides into as many as 32 embryos) and create identical twins (in theory one can create at most 32 twins this way). Then one can grow one cell to create the "mother" of Snuppy, and freeze the others to become he daughter Snuppy by waiting for a few years. The DNA are exactly the same but they are really identical twins.

However, if Snuppy is cloned, only the DNAs inside the nucleus are identical. There are DNA strain in the mitochondria. They do not contribute much to the organism's genetic information. But they come from the donor egg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mother'). So the scientists tested both DNAs.
  • "We received blood samples from the donor dog Tai, the clone Snuppy and the surrogate mother who is a Labrador retriever," explained canine geneticist Dr Elaine Ostrander
    "We prepared DNA from those samples and then we tested them in two ways."
    The team looked at DNA in the cell nucleus and in mitochondria, components of the cell's outer structures.
    They found that only Snuppy's nuclear DNA matched with the donor dog, as expected. Snuppy's mitochondrial DNA did not match with the donor dog; this genetic material does not come from the animal being copied, but from the egg into which donor DNA is inserted.
    "The data really supports the notion that Snuppy is a clone of Tai, and that Snuppy was developed using the technical approaches that the authors suggested in their paper," said Dr Ostrander.


Therefore, it is concluded that Snuppy is innocent.

p.s. the technology of creating and 'archiving' identical twins leads to another controversy: i.e., can one create a back-up child before a child is born? (So that one can grow the frozen egg many years later, e.g. if the child dies of accident)

Peace as a strategy to curb TI

Via ESWN comes this essay on mainland China's strategy to Taiwan (寒竹:台海战略构想:和平制独,武力御外, with comments by 学渊点评).

The most interesting paragraph is this one below, that echoes the essence of my early posts, and that in How to pin Taiwan. The author proposed "appealing to 'peace' " as a strategy that addresses the fundamental cause (釜底抽薪,和平制独) of the conflict today. I agree.
  • Below are key points from the essay (inside [square brackets] are minor notes inserted by myself).
  • A grand wisdom [strategy] is required to tackle the current challenge. One should not act passively fighting word games with the TI'er on the island.
  • "Giving in" or "retreating" in a local battle is a key step to victory in a grand "warfare", as demonstrated by Duke of Jin Wen (Spring-Autmn Era 600BC), Kutuzov in 1812 and even Mao Zedong in Yanan.
  • Why the (mainland) Chinese government cannot attempt to dissolve [weaken] the TI support by taking the first step to 'give in'? Why can't the mainland government be more active and launch a "peace" campaign? (e.g.) What purpose do the missiles in Fujian [mainly Jiangxi, I think] serve? You cannot fire them to Taiwan any time soon, and the only result we can see is that it serves to push Taiwanese people further away. Why not move them away from the strait?
  • Internationally, why the mainland cannot be more "generous"? In issues peripheral to sovereignty, such as health, culture and commerce, why can't it give more space to Taiwan? or assist Taiwan in these areas when it is convenient [as it does with HK]? This way it can at least win some good will from the Taiwanese people.
  • Appealling to the Taiwan people with 'peace' is the (only) fundamental solution to the current quaqmire
These are fairly obvious to mostly everybody outside the mainland. I am surprised that they have not been taken seriously until now. I am also surprised that CCP bureaucrats have not thought about it. After all, they are not dumb. They managed to lead China to what it is today. This continues to puzzle me.

One of the reasons that has led to the support of TI is the total disappointment in any government from the mainland, from Qing, to Chen Yi, to Chiang Kai Shek, to CCP. The light green would rather take their own fate into their own hands. This is perfectly reasonable and understandable. To reverse the trend one has to address the source of the "problem", i.e., to show them that mainlanders have learned, they can manage a country, and they will respect their compatriots in Taiwan like their own brothers. Unfortunately, many in the mainland failed to understand this. They still maintain that any "reconciliation" will encourage TI, which is exactly the opposite.

Here is the relevant paragraph from the essay
  • (二)釜底抽薪,和平制独

    理解了美台社会对台独势力的基本态度,中国政府的对台战略应该非常清楚。在所有的战略选择中,武装恐吓是最不明智的。在台海两岸的分离状态中,只要台湾没有公开宣布独立,中国政府轻言动武,一方面是给台独势力在岛内的扩张提供杠杆和动力,另一方面,叫而不动,只能证明自己是一只纸老虎。徒给台独势力增加勇气。

    对台布局有两点最重要,一要有战略高度的审时度势,二是要有大战略,大智慧,大魄力。

    目前,台海两岸的形势是,大陆经济势力正在全球迅速扩张,而台湾的经济发展正在日益依赖大陆。如两岸一切发展正常,不出意外,大在二○○八年的奥运会和二○一○年的上海世博会后,经济发展会再有一次飞跃,中华民族在周边的影响力也会进一步扩展。随着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台湾人会到大陆寻找经济机会,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会到大陆读书,最终大陆会地吸走台湾的经济政治文化资源。台湾会完全成为大中华经济文化圈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发展,台独在岛内越来越难有民间的基础。台湾作为一个自由经济社会,政府无法用政治力量来阻止这一趋势。只有一个例外才能阻止大陆对台湾的席卷之势,那就是大陆自己发生动乱,崩溃。台独势力现在对中国政府的步步紧逼,正是从反面说明了时间发展对台独极为不利,台独势力已经清楚感觉到了大陆经济迅速发展对台湾社会的巨大影响。逼大陆动武就是希望大陆动武失败而导致大陆社会出现动乱而全盘崩溃。(请注意马英九龙应台的“价值观”言论,大陆完全没有席卷人心之势,学渊评)

    鉴于这么一个局势,中国政府应该有充分的自信,不要轻言动武。只要台湾不正式宣布独立,不废中华民国的国号,对台独所有的挑衅活动,中国政府应该柔性对待,对台湾民众诉之以情,晓之以理,以获得台湾民众和世界舆论对中国政府维护和平立场的理解的和支持,同时把台独试图以独立活动逼大陆动武的险恶用心暴露在世人面前。中国政府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用和平政策占领道义上的优势,和平翻过二OO八年的门槛。在当今世界的政治角逐中,是否占有道义优势是各方能否获胜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次丹麦穆斯林漫画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本来穆斯林世界是这次漫画事件的受害者,理应受到各国的同情和支持。但由于部分穆斯林在一些地区的暴力活动反而使得自己在全球失去道义上的优势,受到世人遣责。这是一个惨痛教训。因此,在台湾问题上,中国政府应以和平政策牢牢地占稳道德制高点,使台独势力的悲情诉求和弱者摆脱强权的政治操作找不到力着点。只要台独势力在二○○八年以前找不到和平建国的力着点,就是中国的胜利。(把问题想简单了,学渊评)

    要化解台独在岛内的力量,中国政府一定要有大智慧和大魄力,而不能锱铢必计于语言上的一句一词之得失,不要被台独的一个文字游戏就搞得进退失据。如果对台独势力的挑衅处处争夺,必然是处处被动,被台独牵着鼻子走,重蹈国民党在内战时处处防守的复辙。大陆这几年所谓针锋相对地反对渐进的法理台独,完全是书生之见,也是中国政府对台战略的一个错误。如果只是专注于防止所谓法理上的台独而忽略了争取台湾民心这一根本大局,舍本逐末,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一定必输无疑。什么是法理?法理的力量有多大?法理是写在纸上的东西,纸上的东西必须服从现实的力量。双方实力的消涨必然导致法理的变化。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一年台湾政府不是在法理上代表中国吗?但没有实力法理能持久吗?当大陆有了更强的实力,在世界上有了决定性影响,不是一样在一九七一年从法理上取代了台湾吗?现在为什么对几句写在纸上的文字就如临大敌呢?中国共产党执政 半个多世纪,确是有些丧失了当年的自信和气魄。什么是自信和气魄?不是逞口舌之快,不是喊打喊拼,而是敢于退让。晋文公退避三舍,库图佐夫火烧莫斯科,毛泽东弃守延安就是一种自信和气魄。为了瓦解台独在岛内的力量,中国政府为什么不能以退为进呢?为什么不能对台湾发动积极的和平攻势呢?福建境内对准台湾的导弹有什么用?现在既不能发射到台湾,也不能威摄台独,只能让台湾民众离心离德。为什么不能撤出福建以分化台独势力呢?同时,中国政府在国际上为什么不能大度一点,在不涉及国家主权的商业,文化,卫生事务中,为什么不可以多给台湾一点空间,甚至主动提携台湾,由此获得台湾民众多一点的好感呢?从岛内的政治生态来看,中国政府的和平政策每进一步,都在给岛内蓝橘两营(已经有蓝无橘,宋楚瑜气息奄奄了,学渊评)的反独力量提供新的空间,都在瓦解台独势力的社会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和平攻势是孤立台独势力的利器,是促进岛内自身反独力量增长的动力。因此,笔者坚持认为,仅仅是被动地对台独势力进攻处处设防,是扬汤止沸,只有和平攻势才能对台独 釜底抽薪。这就是笔者以前讲的只有和平攻势才能制台独于死命的真实含义,也是台海无战事的基本依据。只要中国政府坚持柔性的和平攻势,蓝橘两营在台湾就有足够的力量和运作的空间来阻止台独。台独势力二○○八年前在岛内就很难掀起独立的浪潮,台海也必然无战事。


Categories:

2006-03-03

The best anchor for RMB is not a foreign currency, or a basket of currencies

Stephen Cheung re-iterated that the basket commodity peg is the best option for RMB, simply because pegging to any other currency is pegging your fate to the person who manage that particular currency.

I would try to paraphrase him here (with a bit of inference from my own, but I am sure he would agree). China got lucky between 1994 and 2005 because Greenspan was able to manage the USD very well - with stability and low inflation. Even Greenspan could not guarantee such luckiness himself. Switching to a basket (as of today) only diversifies the risk, a foreign currency is still an indirect measure of value. It is not impossible that the whole basket (or Euro/Yen/USD which is almost the whole basket) rocks synchronously.

Pegging RMB to something which could measure the value of a currency more independently is always a better option than relying on how other people measure it. One of such better options is the commodity basket option. Although commodity is only a selection of the goods, and human intervention is still required in selecting which commodity into the basket, there are some objective rules, e.g. based on the amount the country consumes.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because commodity represents a large portion of China's own consumption, and China's consumption share in the world overwieghts its share of wealth. Most important of all, there is much less opportunity for bureaucrat to mess around with the rate, because it is more or less 'auto-pilot' once the basket is determined.

Below is part of Cheung's essay
  • 今 天 的 貨 幣 是 鈔 票 一 張 , 或 支 票 一 紙 , 背 後 的 支 持 如 果 不 是 真 金 白 銀 , 就 要 講 產 品 或 生 產 力 , 然 而 , 與 外 幣 掛 gou 是 與 紙 掛 gou , 總 有 點 不 妥 。 這 方 面 , 中 國 要 感 謝 格 林 斯 潘 。 在 朱 鎔 基 時 代 至 去 年 七 月 , 有 十 多 年 時 間 人 民 幣 與 美 元 掛 gou 。 整 個 時 期 格 老 作 聯 儲 主 席 , 把 美 元 穩 定 得 前 所 未 見 。 ( 佛 利 民 最 近 也 說 沒 有 見 過 美 國 有 那 樣 持 久 的 低 通 脹 率 。 ) 這 是 說 , 人 民 幣 搭 順 風 車 搭 中 了 一 部 好 的 , 不 是 過 山 車 。 也 是 中 國 之 幸 , 人 民 幣 與 美 元 掛 gou 不 是 用 上 香 港 的 鈔 票 局 制 , 利 息 率 不 需 要 跟 zhe美 國 的 輪 上 輪 落 。 如 果 在 那 十 多 年 美 元 幣 值 大 幅 波 動 , 或 中 國 的 利 息 率 輪 上 輪 落 , 中 國 的 經 濟 不 會 是 今 天 見 到 的 !
    中 國 幸 運 了 十 多 年 , 要 不 要 再 賭 下 去 呢 ? 貨 幣 不 可 以 沒 有 錨 , 錨 可 以 換 , 而 在 要 求 人 民 幣 升 值 的 政 治 壓 力 下 , 要 考 慮 換 錨 。 選 走 歐 美 的 貨 幣 制 度 , 是 換 上 不 固 定 的 錨 , 看 他 們 的 貨 幣 經 驗 , 換 不 過 。 換 一 籃 子 外 幣 為 錨 , 有 減 少 幣 值 與 利 率 波 動 的 好 處 , 但 畢 竟 不 是 真 金 白 銀 或 實 物 , 怎 樣 看 也 是 次 選 。 不 要 以 為 我 屢 次 提 出 以 一 籃 子 物 品 為 人 民 幣 之 錨 , 所 以 高 舉 己 見 。 是 經 濟 科 學 的 推 斷 , 邏 輯 錯 了 水 洗 不 清 。
    據 說 好 些 網 上 客 以 為 我 反 對 浮 動 匯 率 。 不 對 。 下 了 一 個 固 定 的 錨 , 幣 值 只 與 此 錨 固 定 , 其 他 皆 浮 動 。 人 民 幣 與 美 元 掛 gou, 兌 美 元 之 外 其 他 匯 率 皆 浮 動 。 以 一 籃 子 外 幣 為 錨 , 人 民 幣 與 所 有 外 幣 的 匯 率 皆 浮 動 , 但 浮 動 的 空 間 相 當 小 。 這 是 因 為 籃 子 裡 的 一 種 外 幣 兌 人 民 幣 可 以 大 跌 , 但 如 果 其 他 外 幣 跟zhe跌 , 首 跌 的 外 幣 會 升 上 來 。 整 個 籃 子 的 外 幣 一 起 跌 , 效 果 是 , 兌 人 民 幣 完 全 沒 有 跌 。
    要 用 一 個 固 定 的 錨 , 只 有 以 物 品 為 之 人 民 幣 兌 外 幣 才 可 以 真 的 自 由 浮 動 。 也 只 有 這 樣 , 他 國 再 沒 有 理 由 要 求 人 民 幣 升 值 了 。 要 我 升 值 嗎 ? 為 什 麼 你 自 己 不 貶 值 ? 關 鍵 是 誰 調 整 , 誰 就 要 付 出 大 代 價 , 因 為 升 值 會 帶 來 通 縮 , 貶 值 會 導 致 通 脹 。

Categories:

2006-03-01

Action vs strategy: illustrated by Apple Daily's price hike in Taiwan

It is nice to be in HK, and it is nice to be able to read Next and Apple Daily again here.

Apple Daily Taiwan recently raised its price (from NT$10 to NT$15). The founder of Apple Daily, Jimmy Lai discussed the business strategy and related issues, including
  • The trade off between action/tempo and a well researched strategy
  • The strategy of media industry (such as newspaper) under the challenge of free information (e.g. internet, and free newspapers in HK such as Metro Daily, Headline Daily)
  • Price elasticity, financial impact of pricing, the ability to command a price premium in readers and advertisers
Lai's account is translated by ESWN and reprodcued below (Next Weekly, issue #832, page 142-143 Jimmy Lai. February 16, 2006.)
  • "... Our business in Taiwan is exceptional. The magazine as well as the newspaper both lead in sales. The sales price for Apple Daily (Taiwan) is not only highest in Taiwan (NT$15 compared to NT$10 for its competitors), but the sale figure is the highest too. This proves that our readers are largest in numbers as well as consumer power. For advertisers, these two strong points of Apple Daily (Taiwan) gave them an unmatched marketing channel. I am proud of the accomplishments of Apple Daily (Taiwan) and I am proud of Ip Yut-kin and his colleagues.

    Last June, the research by A.C. Nielsen showed that Apple Daily (Taiwan) was the winner in sales in Taiwan. At the time, Apple Daily (Taiwan) was sold at NT$10 like its competitors. Two months later, I told the colleagues at Apple Daily (Taiwan) to raise the sales price to NT$15. At the time, they all opposed my proposal and even Ip Yut-kin was against it privately.

    I absolutely understand why they think so: they had worked so hard to rise up to the number one spot in sales and the newspaper is profitable. So why take the risk? If the competition does not follow suit, then how could it not affect our sales? What happens if we can no longer keep the number one spot in sales? A newspaper makes money through advertising. Raising the sales price by NT$5 does not help the profit line much. The number one spot was not won easily, so one should not be hasty.

    I understand their thinking. But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the most expensive and most widely circulated newspapers offers the advertisers a hitherto unseen marketing channel, and I longed for that. This absolute advantage is just too attractive and I did not want to miss out on this opportunity. So I told my Taiwan colleagues: "Don't worry. If the sales plummet after the price increase and I don't see any hope of keeping the price level at NT$15, I will return to the old price again." When they heard me say that, they finally agreed to let this mad man make the bet. Now, the sales figures for Apple Daily (Taiwan) is far higher than the competition and I can finally breathe a sigh of relief.

    The results at Apple Daily (Taiwan) are exceptional, but I know that there is never a moment of rest in business. Apple Daily (Hong Kong) is facing a serious challenge. Prior to the appearance of the free newspapers, about a million newspapers were sold in Hong Kong every day. Today, there are a million free newspapers given out every day. How can the paid newspaper continue?

    Recently, The Sun (in HK) reduced its sales price from HK$6 to HK$3, and this was another blow to us. The daily sales figures for Apple Daily (Hong Kong) has dropped from 360,000 to 310,000 or so. We are lucky to be able to sustain this level, and these results would not be possible without the talents and hard work of Tung Chiao and his colleagues.

    I am confident that Apple Daily (Hong Kong) has the ability to overcome the challenges from this highl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The market is not a zero-sum game. It is not as if the presence of free newspapers will cause the paid newspapers to die off. The market is a place for new creations, and the more competitive the environment, the higher the fighting spirit and creativity.
    There is an infinite number of free news sources on the Internet. If the news information business is won by sheer quantity, then the paid newspapers should have been swamped much earlier before the free newspapers ever appeared. Operationally, the paid newspapers in Hong Kong are undoubtedly facing a lot of pressure. This is just a necessary phase in the adaptation and improvement process. This is not a hopeless dead-end. The question is what we should do to overcome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As I see it, the only solution is to reform -- to change our operational methods to fit the new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and to create more value for our readers and advertisers. ...

    But I am more concerned that some of the Apple Daily (Hong Kong) colleagues are resisting the essential reforms; they tell me all day that "I feel that something is not right," "I don't think that we should act hastily until everything has been thoroughly thought through ..." and other ambiguous, abstract excuses. I know that reforming past habits is as difficult as a junkie getting off a drug habit, but we have no other choice.

    Dear colleagues, please put aside your prejudices and face the challenge of the moment. Do not be afraid to make mistakes. If it is wrong, we can correct it. We will keep trying until we succeed. Okay? I will not give up reform. Please do not resist. Okay?"

Quantifying the "trade-off"

Lai is probably right in his reasoning. In fact, the price hike is probably a brilliant strategic move. However, he found it very hard to convince his team. This is not because his team is stubborn and dumb, it takes very talented people to create such a media empire. Instead, the fault lies in Lai himself. He was unable to communicate to his team clearly his strategy. Lai argued that one needs to make difficult choices betweeen action/tempo and a calculated strategy. He was right that we are faced with such tough decision every day. But he was wrong that this particular one is only justifiable by gut feeling and faith (on the boss). As a matter of fact, Lai made a costly mistake in his Admart (think "Webvan") venture during the dotcom era.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and analysis Jimmy Lai provided does not differ much in these two moves.

What Lai needs to do is a very simple analysis, to quantify the economic impact of the price hike
  1. the price elasticity analysis, i.e. the impact of the loss in readship (d) if the price is raised from NT$10 to NT$15. This is the most difficult to predict. However, one can use a few scenarios to test the overall financial impact to Apple Daily. e.g. If readership drops by 33%, the total revenue is unchanged ( 5(X-d)-10d=0 if d=X/3). The profit actually improves because COGS is lowered. (one reference he could use is to use data he got when AD first entered Taiwan, when there was a price war)
  2. #1 only considered the newspaper sales revenue. The larger revenue should be from advertisers (y), which is proportional to the readership. So a decrease in readership means the same decrease in ad revenue (yd/X).
  3. The price premium Apple Daily can command, because of the readers who are willing to pay more (i.e. higher value customers). This can also be quantified (p x d). So one would need pd > yd/X to raise price.
So the overall impact is estimated to be (15-10)(X-d) - 10d + c (X-d) - y (d/X) + p d
  • where X is the current circulation, c the incremental COGS per copy, y is the ad revenue, p the % price premium for AD's CPM
  • assuming the ad revenue is calculated on CPM basis (in reality the relationship is not neccessarily linear)
In fact, if one uses this 'back of the envelope calculation', once can even go one step further,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price (whether it is 13 or 15 or 17 NT$), upon different price easticity scenarios, by maximizing the formula above. It only take a couple days for Jimmy Lai to perform the above analysis. He would have a good story to tell his team, and he would avoid the mistake of Admart. He already has most of the data handy.

Positioning under the challenge of free media

Jimmy Lai is correct in that Apple Daily's reader segmenta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free papers. In fact, there was an overlap in terms of segmentation a few years ago, before The Sun entered the market. Oriental Daily launched a sister paper called the Sun to capture the price sensitive tabloid readers. Apple Daily's market share suffered then.

Today, the free papers (such as Headline Daily and Metro Daily) has the biggest overlap with the Sun, not with Apple Daily. My parents take 2-3 different free papers each days, but read them for about 2 minutes (the other implication, the CPM for free paper will be much lower in due course). They still purchase Apple Daily. In this example it is not a zero sum game, because AD's customer are spending more time reading papers, vs, eg, TV or bus ads. I would even go as far as saying that Apple Daily (perhaps other MSM such as Ming Pao, and most notably HK Economic Journal) will suffer much less than The Sun. I am also betting that The Sun will fold in about a year (or be downscaled and become free)! That could be rather good news for Jimmy Lai, because its major competitor, Orisun, is hurt most.

The free papers are just new entrants who found a new niche, by surviving entirely on ad revenue (handing out to readers for free). We can view them as no different from the entry of The Sun. I do not have the data, but if Jimmy Lai or his team is reading this, I would like to ask him to check the data when The Sun entered the market. I believe it is very likely that Apple Daily lost more market share back then. (Today, the loss in readership, according to Lai, is 50k/360k=14%)

What is the implication for Apple Daily? It should do some research in its segmentation and review its positioning. e.g.
  • give up some low-end tabloid content to save cost because its readers will get those from free papers anyway;
  • try to capture the segment of other paying customers (e.g. HK Economic Journal may lose some readers if it is swallowed by Richard Li);
  • try to command a premium in CPM, etc.
  • (Updated 2/28) ally with a free paper (e.g. AM730), to include a copy in each copy of AD. AAD gets free content, while the free paper gets free distribution (and a premium customer profile)

Categories: